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就要进行调整了

发布时间:2021-09-08

就在9月初,国家卫健委印发了一份名为《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调整工作规程》的新政,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上一次发布这类政策的时候,还是2019年疫情期间。在医药行业的你,或许对这样的政策并不陌生,如今,对于药品目录的相关调整工作也已经进入了常态化阶段,虽然不会太过于频繁,但你要是听到这类消息,也不会感到太过于意外了。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份《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调整工作规程》,这份规程的目标很简单直接,就是要加强我们国家用药的管理,提升临床用药行为的规范性,最终实现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合理用药目标,让广大患者受益。

 

邮件配图20210908-1.png


在这次的工作规程当中,国家卫健委提出了纳入目录的药品的方向,比如说临床使用不合理且问题较多、使用的金额偏高、还有对用药合理性影响比较大的药品,这些都会是重点监控的对象,这些药品包括了辅助用药、抗肿瘤药物、抗微生物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肠外营养药物等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

 

在具体工作上,这次目录调整工作会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启动调整、地方遴选推荐、专家汇总、以及公布结果。目录更新调整的时间原则上不短于3年,纳入目录管理的药品品种一般为30个。此外,对调整出原目录的药品,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继续监控至少满1年,掌握其处方点评、使用量、使用金额等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持续提高。

 

在四个工作阶段当中,重点是地方遴选推荐以及专家汇总这两个阶段。在地方遴选推荐阶段,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会,这些机构会根据上面提到的临床使用情况、使用金额以及用药合理性影响等国家卫健委要求评价的因素,再按照推荐程度从强到弱进行排序,最终将按照政策要求的30个品种,把推荐程度最强的那些品种信息报送给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而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呢,则会通过特定的打分机制对这些品种进行打分,最终将相应结果报送给国家卫健委。这是一套相对完整的评价机制,会决定哪些品种将被纳入到重点监控目录当中。

 

邮件配图20210908-2.png


不过,除了药品的评价之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目录更新调整的时间。从这次的规程可以看到,国家卫健委对目录的调整细则作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尤其是调整的时间上,上次调整是2年前,而这次规定了不短于3年的时间期限,我个人的理解是,由于我们的药品监控制度已经越来越完善,并且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纳入了更多范围的药品,因而在具体的实践时,可以适当放宽目录调整的时间,以便不过多占据相关资源。同时,地方对药品的监管也可以起到分担压力的作用,这样一来,国家和地方相配合,相关药品的监控工作可以越来也完善。

 

从这份规程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到,国家卫健委对于重点监控药品的调整有着清晰且明确的原则以及具体的工作内容可以看到,我们在相关工作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和工作指导方针,只要是关注到患者利益以及药品有效性的,我们国家还是会坚定地出手干预,保障药品以及患者的安全性。

 

对于药企而言,我们身处的是愈加“复杂”的中国市场。我说的“复杂”是指大家在开展具体业务的时候,需要考虑的维度更多了,尤其是政策维度,它相当于给我们画了一个个框,我们必须在框架里面行事。当然,对于中国的医药市场来说,本身就是在不断朝着更加严谨且完善的方向迈进,药企不是没有机会了,而是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去适应新环境,并不断寻找新的机会。

 

如果你所在的企业在组织、文化以及人才方面遇到了不一样的挑战,欢迎大家和AEL管理咨询联系。


在线咨询
留言
提交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