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会引起什么样的改变?

发布时间:2020-07-17

身在医药行业的你,可能对“1+X”这个称呼并不陌生。说起这个“1+X”,可能还要追溯到2009年由原来的卫生部、原来的食品药品监管局以及财政部等9个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当时也是为了加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其他企业的最佳实践,并针对你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给出我们的想法。

药品1-透明.png

到了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我记得当时这份“意见”一颁布,就有很多人认为这对于国家和省级短缺药品清单中的品种无疑是一种利好,因为“意见”中是允许药企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主报价以及直接挂网的。不仅如此,它还对基药的配备使用提出了“1+X”的相关要求,这个“1“所代表的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意味着政府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基本药物配备品种的数量上不能低于90%,二级公立医院是不低于80%,而三级公立医院则不低于60%。而“X”则代表的是非基本药物,也就是说三类机构剩下的10%、20%以及40%左右的额度是可以自行确定的。


不难发现,其实2019年颁布的这个“意见”相当于2009年政策一种延续以及细化,在这么多年不断的探索中,我们也逐渐找到自己的感觉。而就在今年的6月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新形势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以下简称“意见稿”)。在这份“意见稿”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决心,并且“1+X”用药模式再次被提及,政府要求医疗机构在抗菌药物的供应目录优化问题上要结合“1+X”模式去遴选品种,要选那些安全、有效、经济和循证证据充分的品种。

药品2-透明.png

根据一系列的政策,“1+X”用药模式可以说已经成了必选项,这对医疗机构来说是一个挑战。就像上文中说的,按照相关政策,医疗机构在基本药物配备品种的数量上是需要有一定比例的,而当前,全国很多医疗机构是不满足这样的要求的,实际情况远远低于所要求的数字。因此,对这些医疗机构来说,它们自己需要制定相关的计划,将比例提上去,直到符合要求。这意味着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目录的空间还有一定的余地。


当然,这个空间还不只是说数量上的缺失造成的,要知道,原本已经在这些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品种当中的药品,如果不符合相关规定,尤其是那些无法证明其疗效的药品,也一定会被清除出名单,释放更多空间。

注射药品-透明.png

空间看起来是有了,那么什么样的药品能够争夺这些空间呢?根据2018年10月2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的通知》,有685个品种入围,有两条重要标准:一个标准是结合疾病谱顺位、发病率、疾病负担等,满足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疾病和危急重症、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从已在我国境内上市的药品中,遴选出适当数量基本药物。另一个标准则是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支持医药行业发展创新,向中药(含民族药)、国产创新药倾斜。


你可以看到,标准其实算是比较明确的,并且2018年公布的685个品种较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容,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即便进了基本药物目录,也不代表“高枕无忧”,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国家会对目录定期开展评估,实行动态调整,调整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对新审批上市、疗效较已上市药品有显著改善且价格合理的药品,可以适时启动调入程序。


从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关联性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国家对医药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可谓是下了苦功夫,“1+X”用药模式已经走上了主流舞台,接下去就看各医疗机构在执行前面提到的60%、80%以及90%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


如果身在药企的你在工作中遇到了有关组织、领导力与人才发展相关的挑战和难题,欢迎点击下方链接并填写基础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尽快与你联系,和你分享其他企业的最佳实践,并针对你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给出我们的想法。

https://jinshuju.net/f/ldIxYi


在线咨询
留言
提交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