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专项集采可能就要开始,你怎么看呢?

发布时间:2021-08-04

7月28日下午,国家医保局的副局长陈金甫主持了一次工作座谈会,这个会议引起了医药界的关注。这次座谈会的议题是关于胰岛素带量采购的改革事项的意见听取,一些相关企业以及行业协会都参与了其中。

 

邮件配图1223-3.png


胰岛素专项集采,早就有了端倪

 

事实上,胰岛素专项集采这个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讨论了。早在2020年的7月中旬,国家医保局就召开过一次座谈会,针对生物制品以及中成药的集采事项展开了讨论,其中,胰岛素就包含其中。你看,虽然那时候并不是只针对胰岛素这一个类药品开会,但胰岛素已经成为了医保局未来开展集采工作的重要考虑对象。

 

不仅如此,我们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候,回到2020年1月份。那时候疫情还没彻底爆发,但武汉就已经进行了一次胰岛素的专项采购。当时,武汉一共集采了7个胰岛素产品组,其中预混类似物的采购量是最大的,占到了当时总采购量的37%,金额超过了60亿。而当时的赢家,基本是以诺和诺德为首的外资药企,一共中标了29个品种,占到了总品种数的68%。

 

按照当时武汉的规则,如果降幅少于5%,则将2018年采购额的50%供同组内降幅大的企业分配;若降幅在5%∽10%,则可获2018年市场规模的70%;若降幅高于10%,则获2018年市场规模的90%。同组内每个产品剩余部分进入替代总量,替代总量按50%、30%、20%的份额分配,降幅靠前(绝对金额)的前3家可以获得。正是基于这样的规则,武汉的胰岛素专项集采的总量就超过了170万支,最大的降幅达到了43%。可想而知,面对“以价换量”的潜在机遇,很多药企都不愿放弃机会。

 

所以,胰岛素专项集采对药企来说,不应该是一件“新鲜事”,相反,如果自己的企业有好的胰岛素产品,应该早早做好准备,将集采中会发生的各种情况考虑在内,并以此调整自己的策略与市场布局,而不是被动应对,白白牺牲自己的市场份额。

 

邮件配图1223-4.png


胰岛素专项集采势在必行

 

虽然7月底召开的还只是听取相关意见的座谈会,但我们都应该知道,针对胰岛素的专项集采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剩下的只是确定具体的时间和规则而已。

 

从我们国内目前的情况来看,胰岛素的专项集采之所以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胰岛素的需求量真的很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19年,我们国家的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所销售的胰岛素类产品的金额就达到了250亿,并且还有继续增长的势头。其中,针对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胰岛素产品又占到了绝对的大头,这也是我们国家的患者数量所决定的。根据2019年的统计,我们国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总治疗人数已经超过了1.4亿人,所涉及到的医保基金接近400亿。这样一个大市场,又涉及到那么多医保基金,没有不集采的理由。

 

2. 胰岛素的重要“玩家”真的太少

 

除了市场规模以及涉及到的医保基金数额之外,我们国内的胰岛素市场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市场几乎被外资药企“垄断”了。刚才已经提到,2019年中国的胰岛素市场就已经到了250亿的规模,其中近75%的份额是长期被三家药企所占据的。而更让人值得思考的是,占据七成市场的三家药企,都是外资企业,比如之前在武汉的胰岛素专项集采中标最多的诺和诺德就是其中一家。即便近年来我们国家自己的本土药企开始追赶,外资药企的份额下降,但他们之前所形成的强势地位,依旧无法被轻易撼动。所以,胰岛素专项采购也有破除外资药企“垄断”地位,重塑市场结构的意味在。

 

从这些情况我们都可以看到,目前胰岛素在我们国家确实有巨大的需求量,但由于市场结构等诸多因素,整个胰岛素市场还是会存在“强者恒强”的情况,并且还只是那么几个“玩家”非常强。这可能造成什么情况呢?就是这些企业死守住价格,患者没有太多额外的获益,而这一点,就和我们国家开展集采工作的初衷相矛盾了。

 

虽然具体的信息还没有公布,但外界普遍预测胰岛素的专项集采应该会在今年展开,到时候我们可以一起看看相关的发展动向。


在线咨询
留言
提交成功
确定